当前位置:首页 > 点播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正文

第二区土地改革纪实

发布日期:2021-08-24 14:23 来源:江北区融媒体中心

  口述人:赵师中

  1950年12月,重庆市第四次农村工作会议提出:1951年1月中旬,退押反霸将胜利结束,提前土地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可能,积极筹备训练干部和农民积极分子,计划在3月春耕前完成土地改革。

  重庆市二区观音桥乡于1951年1月上旬胜利结束退租减押工作。其他各乡如石马河、猫儿石、五里店于中旬相继完成。

  1951年1月10日,重庆市农协集中全市各郊区、乡干部和农民积极分子150人来观音桥与二区农协一起举办土地改革训练班,在大庙(观音桥小学旧址)正式开学。由刘青林、刘隆华担任训练班的领导。训练方法是上大课和小组讨论相结合,学习土地改革政策与有关文件,并深入观音桥乡农村去进行土地改革的实验。观音桥土地改革的全过程,也就是训练干部学习的全过程。到2月5日,历时26天胜利完成土地改革实验。其他各乡于1月20日开始,至3月15日胜利结束土地改革。全区土地改革共分三个阶段:

  1.宣传《土地改革法》和《城市郊区土改条例》,整理农协组织(1月20日至2月5日)。

  2.划分阶级,实地勘查,评实田土产量,征收没收土地(2月8日至月底)。

  3.分配土地和胜利果实,总结经验,庆祝土地改革胜利,动员春耕生产,筹建乡人民政府(3月上半月)。

  为了加强领导土地改革运动,区委书记刘青林亲自蹲点观音桥。王凯军、尚纪明负责石马河;王召平、金光负责猫儿石;李洪智除处理区农协的日常工作外,还到五里店去协助杜文成。参加土地改革的干部29人(区委、区政府、农协、妇联、团委),民主党派14人,市高农等校学生104人和农民积极分子,分赴各乡任农会干部,深入雇、贫农和中农家里,在土地改革斗争中锻炼。干部在出发以前,区农办领导再三叮咛:土地改革的阶级路线是:依靠雇贫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大家一定要站稳立场,观点鲜明,紧紧掌握政策,发动广大农民,在斗争中防止和平分田思想,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1951年1月,观音桥乡土地改革开始,这里是川东和重庆的土地改革试点,各地都注视着这里运动的发展。早在1950年秋冬减租退押斗争中,处决了恶霸地主颜尔常。斗争的烈火很快燃遍全区,也席卷重庆市郊区的原野。农民引吭高歌:“谁养活谁啊大家来唱一唱……”纵情欢唱:“土地改革到了每个村……”晚上,农会小组会上“诉苦”“挖穷根”,从思想上划清农民与地主的界限,地主阶级的封建地租剥削,是农民的穷根。地主,特别是在重庆解放前的掌权者则胆战心惊,惶惶不安。重庆大城的人们心情也在沸腾,少数人在传言:“农村乱得很,乱打、乱捕、乱关……”西南局和重庆市委组织了民主人士(九三学社、民盟、农工、民革等)10余人,来到土地改革试点乡观音桥和全面铺开土地改革的猫儿石乡一带,深入农村调查访问后一致认为:二区农村土地改革,是按观音桥乡试点实践经验进行的,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农民积极性高涨,运动轰轰烈烈,情况正常,没有所谓“乱”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土地改革工作的领导,2月3日上午,在二区政府成立了二区土改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青林,副主任委员杨亚西。委员有:于新民(公安二分局)、张宇罄(区委宣传部)、余国材(区政府办公室)、李洪智(区农协)、郭衡宇(妇联)、孙曰祜(团委)、杨亚西(工商联)、覃正中(文教)、王凯军(区政府民政科)、张大福(观音桥农协)、罗洪吉(石马河农协)、张海云(五里店)、廖金廷(猫儿石)、何成文(农民)等15人。根据土地改革法和城市土地改革条件精神的规定,土改委员会前后有如下决定,指导全区土地改革的进展。

  2月3日常委会决定如下:

  1.地主在农村出租给手工业者、工人、职员居住的房屋,其租赁关系不属封建剥削,不予没收。

  2.工商业兼地主在农村的地租收入,在减租退押后多余的粮食应征收。

  3.地主在郊区街镇的房屋,随土地出租给农民者,应随同土地没收分给农民居住,反之,不应没收。

  4.没收地主家具范围,主要指随同没收房屋内的谷仓、柜、床、桌、椅、锅、碗等。

  2月24日会议(观音桥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动员春耕和建立乡政权,全区各乡进入划评阶级,查田核实产量的紧张阶段)决定:

  划阶级必须进行诉苦,“挖穷根”,从思想上划清界限,防止和平分田。预计在划定阶级之后,没(征)收土地之时,地主一定会作最后挣扎。我们的态度,对抗拒土地改革的恶霸地主,坚决斗争,其中罪大恶极者,依法坚决镇压。荒山、坟地为国家所有,文献、文物、图书妥善保存,上缴人民政府。土地分配的主要对象是无地、少地农民。依靠农业收入为生的地主,可分给一份土地(与农民一样)。地少人多的地方,应特别注意要防止抬高成份。

  对地主进行斗争时,必须有分别地对待。对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特务、土匪等进行反革命活动的分子,应及时地依法坚决镇压。

  土地分配对象是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小商市民原则上不分,他们原种之土地保留。依靠农业收入为生的地主,应分与当地农民同等数量的土地。为城市建设及安插复员军人,在石马河、观音桥留出一定数量土地。果园、牧场征收为国有,暂由原主经营。不适合农民居住的大院房屋,由政府接收。工厂、学校需征收的土地,应报市政府批准后处理。古迹、文物、文献、图书应妥善保护存封,便于以后人民政府接收。

  第二区土改委员会动员广大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首先要发展农业生产,注意宣传雇贫农是生产骨干,从生产中求得彻底翻身。中农要积极地搞好生产,地主应老老实实地从事劳动生产,三年后表现好的,可改变为农民。在发展生产中的困难,应互相支援、借贷,辅以银行贷款。

  召开乡人民代表会议,成立乡政府,建立150—200户的行政村。划分村的范围时,应注意自然地域状况和群众习惯。开展农民政治、文化学习。创办农村供销合作社。

  全区土地改革在观音桥乡的前导下,各乡都汹涌澎湃地掀起了高潮。特别是1951年的2月,干部、学生、农民积极分子,分片定点到野外查实田、地产量,深入到每户去调查核实房屋田土的产权与人口劳力情况。2月下旬在弄实情况后,进行阶级划分,先是小组会上自报公议,经基层农协会开群众会当众评议完后,立即张出初榜,有意见者,向乡农协提供情况,提出异议数日后,乡农协开会审查评议,在全乡张出第二榜,一面呈报到区,经区审查并由区政府批准,张出第三榜定案。3月初以前成份评完。

  2月底3月初进入没收、征收土地、房屋阶段,阶级斗争异常激烈。2月下旬的一个晚上,陈炳权(伪甲长)在夜10时许,悄悄走到平壤村,对准农会基层干部和民兵开会的房子掷出手榴弹一枚,幸好他的掷弹技术差,加上心里慌张,把手榴弹掷过会议室十余米处爆炸,没有伤人。与会者追出屋外与在室外放哨巡逻的民兵合围上去,把他逮捕了。反抗土地改革的谣言,也不胫而走。2月底,石马河及各乡相继召开大型斗争会和公审处决恶霸地主,并清点查封了地主的财物。3月初,全区农民和部分居民在观音桥大庙举行大规模的公审会,处决了反革命犯、恶霸地主、特务、反动会道门头子陈炳权、田月庭、谢荷思、颜锡山等11人。到此,大规模的急风暴雨的斗争基本结束。

  在土地改革中,共斗争地主93人,镇压12人,判刑35人,关押39人,没收地主田34491528石,土3872502石,房屋3656间,耕牛64头,农具4697件,家具13997件。

  紧接着,在农民内部进行团结互让教育和增产节约教育,讨论分配土地和其他胜利果实方案。全区有1773户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和部分农具、家具。在庆祝土地改革胜利大会上,烧毁红契大约,推动春耕生产。

  1951年的春天,二区农村土地改革胜利结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的重大胜利。

  (赵师中,时任石马河乡乡长,经历了土地改革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