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点播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正文

参加接管十六区的回忆

发布日期:2021-08-18 15:29 来源:江北区融媒体中心

  口述人:魏仲云

  蒋介石坐镇重庆,妄图“固守西南,以重庆为最后军事堡垒”作垂死挣扎。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长驱直入,一举击溃蒋介石的乌江防线,形成对重庆的包围。我们随军入川的西南服务团万人干部大军,在彭水途中获悉重庆已于1949年11月30日解放的喜讯,为尽快入城接管,上级命令重庆川东支队和公安支队担任重庆市区接管的领导干部乘车先行。担任接管重庆警察系统的公安干部,在周兴、刘明辉率领下日夜兼程于12月2日赶到綦江,第二天进入重庆。这是我们解放重庆后的第一批入城的接管干部。

  接管重庆市区干部的配备,早在10月中旬,入川军政干部队伍云集常德进行整编时就确定了的。重庆旧政权18个区的接管干部,分别由川东区党委从西南服务团一团直属干部大队五支队(重庆支队)和六支队(公安支队)抽调配备的。接管旧十六区的领导干部在入川后又作了一些调整,由原确定任綦江县委组织部部长的薜震鲁任第十六区区委书记;任命原璧山支队四中队中队长、原拟任巴县副县长的郑汇东调任第十六区区长。接管旧十六区警察分局任军代表、十六分局局长的张秀清。12月8日前后,军代表张秀清(后任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率领宋吾元、刘德宝等最先到达寸滩,接管了伪十六区警察分局,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公安十六分局。12月中旬,区委书记薜震鲁、组织部长吴月山、区长郑汇东等先后到达接管岗位,接管了国民党十六区政权,建立了办事机构。

  我们西南服务团重庆支队的大队人马是12月28日抵达南岸,第二天上午入城,住在较场口中兴路旅馆,历经了7000里的艰苦征程,跟随二野刘邓大军,终于用双脚走进了重庆城。整休了两天,同志们焦急地盼望早点走上接管岗位。市委组织部萧泽宽副部长在干部大会上,宣布我们二大队二中队的我和顾学义、陈欣、李兹、刘广栋、刘达明、沈晋寿、蔡永咸、梁家骧、吴道勤、张珏人、赵文献、郭乐平、吴立人等14人分到十六区。同志们怀着紧张而兴奋的心情,在指导员李相春和张景智等的带领下,在朝天门码头乘上渡船来到了十六区公所的所在地寸滩。

  一声汽笛,划破了黎明的宁静。我们怀着新奇的心情,列队进入刚解放不久的寸滩镇。这里对我们这些十里洋场大上海来的学生兵,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那沿江吊脚楼的捆绑房舍,古老而狭窄的石板街道,破旧的店铺,码头上衣衫褴褛无活可干下野力的失业工人,这些同我们想象中要接管的大城市相距甚远。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所造成的百业凋蔽、市面萧条的烂摊子,正等待着我们去接管和改造。

  区办事机构设在江边街头的镇江寺的庙宇里。先期到达接管岗位的郑汇东区长热烈地欢迎我们,大声地说:“盼了几天了,许多工作等着你们去做哩!”而后安顿我们住在临街的一间阁楼上,14个人都挤在地铺上。入夜小镇一片漆黑,远处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枪声和阵阵的犬吠,更增添小镇的寂寥气氛。据区长介绍,这个市郊小区,沿江有五个市镇,除最早到达的军代表和几位党政领导老干部外,前几天公安支队又派来了20多名公安干部,各公安派出所所长均已到位。除旧警察局系统接管外,一切尚原封未动。区的管辖区域虽不大,可是敌情、社情都很复杂。接近县区的唐家沱地区,潜伏的敌特入夜后还不时在打冷枪。

  解放前夕,杨森遵照蒋介石的旨意,层层部署了“应变计划”,组建了“反共保民军”反动地方武装。南温泉战役打响后,这个区的反动武装逃窜了。副区长林仲谋留了下来,带领几个未定的旧职员坐在他们原来坐的办公桌前向我们移交民政、户政、文教等文书档案。其实,这些所谓“档案”仅是些来往公文和民事诉讼材料,较为重要的档案,听到解放军的炮声时早就销毁了。

  小镇的表面是平静的,但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残渣余孽仍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对我们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破坏和捣乱。过去当地握有权势的市参议员林某,还大摇大摆的坐上滑竿到河边囤船等船进城,未逃跑的国民党区分部委员廖静波在夜间还鬼鬼祟祟地到联保主任家里去串门。躲了一阵又露面的茶馆老板、袍哥管事廖大爷坐在临街的茶桌上与茶客们打招呼,不少谣言都是从这家茶馆流传出来的。赶场天,四乡来赶场的乡民挤满街头,由于我们还没有掌握经济,市场十分紊乱,粮食市场哄抬粮价,市场上以银元计价,拒收人民币。武装匪特光天化日下在铁山坪拦路抢劫行人,唐家沱的通讯电话线被割断30多米,人民银行营业处开张的第一天,就发现反革命分子在人民币上书写十分恶毒的反动口号。群众不敢接近我们,工作局面难以打开。

  随着政权的稳定,区的干部力量不断充实加强。老区干部齐恒荣、赵秀兰、梁桂秀等接着来区,地下党派来了王先成、吴德让、周茂林、席举等。为防范敌特袭击,我们配备了武器,公安派出所力量增强。新辉学院学生组成的宣传队走上街头,在店员和青年中培养了积极分子,成立了青年学习会,店员工人和进步青年成了我们的依靠力量。为平抑物价解决粮食供应,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寸滩设立了第一个粮食代销点,当第一船大米运到时,郑汇东区长带领我们流着汗水将粮包从船上搬运到粮店,小镇第一个人民的粮店开张,市场上粮价很快稳定下来。

  区委临时组织在螃蟹沟与区公安分局一起在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简陋平房里办公。为加强党的领导,在学校中培养了刘世珏(“新青社”社员)、戴筠、刘文海、唐源池、别宗智、萦真、许能等一大批骨干。区委组成工作组深入乡镇开展征粮、清匪反霸。为减租土地改革培训一批干部,建立了农会,后来在民主建政中,五里坪村出现了全市第一位女村长。通过镇压反革命,镇压了伪十六区副区长林仲谋等一批作恶多端的敌特恶霸。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群众发动起来了。古老小镇沸腾起来了,街头扭起秧歌,打起莲萧,响起了欢乐的锣鼓。春节期间,我们14名青年干部靠梁家骧进军中随身带来的一把二胡和刘达明的一只口琴组建了一支别开生面的宣传队,自编自演,走遍沿江乡镇,到在渣滓洞殉难烈士何敬平的溉澜溪家中慰问演出,并在寸滩小学操场坝搭起了简易舞台,挂上煤汽灯,演出了合唱、独唱、独幕剧、快板剧等十多个文艺节目。革命文艺吸引了小镇男女老少。寸滩在发生着巨变,各项民主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50年6月,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区,将第十六区更名为第七区,与全市人民一道,七区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魏仲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战士,随军进军西南,进入江北,参加了接管十六区,即寸滩的工作。)

  (编辑 周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