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池村石斛兰花基地 记者 林豪 摄
记者 王偲媞
“这是兰花,那个是金钗石斛……市场销路都很好。”12月6日上午10点,在鱼嘴镇井池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石斛兰花培育基地内,花卉工余国菊正在熟练地排苗。
时值冬日,万木萧条,在这座近600平方米现代化育兰大棚里,却是一片春意盎然:盆盆兰花、石斛整齐排列,香气四溢。单株价格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兰花产业
“你看,这个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我从手机上都能实时查看,每个出风口的情况也都能第一时间知道,非常方便。”余国菊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手机APP,大棚内部各个出风口的运转情况一目了然。比起人工增减温湿度,机器的精准优势格外明显。
据了解,井池村标准化石斛兰花阳光大棚于今年10月建成,可容纳2万盆兰科植物,种类包括春兰、剑兰、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和鼓槌石斛等。棚内配置了自动喷淋系统、光照系统以及排风温控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操控,自动化进行浇灌、施肥、保温、采光、通风等农业生产工序,实现智慧农业。
“我们井池村背靠明月山,空气湿度大,生态环境好,为石斛兰花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说起发展石斛兰花产业的缘由,井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军丽娓娓道来。
郭军丽说,培育的原材料都是在山里就地取材,比如大棚里用到的树皮、地皮花、松针土等等。同时,不同于温室大棚里的兰花,井池村的兰花经历了风吹雨打、高温酷暑,生命力会更加旺盛。
前来采购的某花市负责人唐建告诉记者,在重庆,石斛的培育目前是一个空白领域,市面上销售的大多来自外省,因为石斛的特殊药性,很多高端客户都很喜欢,再加上物以稀为贵,石斛的利润比其他的植物更高,因此做培育基地还是很有前景和市场的。
用好资源 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曾经,井池村是无人知晓的“隐形村落”,为了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井池村建设兰花大棚,发展兰花产业,成立兰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就业岗位、产业分红等方式,增加农户收入。
村民余国菊就是其中一员。她说,以前种庄稼,劳作十分辛苦,自从在基地打工以后,收入增加了不少。“现在在基地里打工,每天收入100元,一个月能多挣1000多元。”
“如今,这石斛兰花基地建好了,能更好带动村民致富增收。”郭军丽介绍,井池村石斛兰花培育基地是以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民的形式建立的专业兰花产业种苗种业生产基地。
“我们全村现有165户565人,在村里长期居住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在家里只能干农活,所以村里通过发展产业让他们增收致富。”郭军丽说,井池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村民不仅可以流转土地加入合作社成为股东,还可以到花卉基地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以石斛兰花基地为例,村里将利用现有的石斛兰花资源,将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有机结合,打造以产业为支撑的乡村休闲旅游,如打造兰花知识科普研学基地,让市民观赏兰花的同时,了解兰花的种植技巧和兰花文化,真正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