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江北 > 正文

群师荟萃 点亮教育星空 ——记鲤鱼池小学教师团队

发布日期:2020-06-22 00:00 来源:重庆日报

  段廷敏老师在智慧课堂上指导学生智慧学习

  李科跃老师带领学生遨游美术世界

  龚飞老师引领学生汲取语文知识养分

  蒋玲老师与学生探索英语无穷奥秘  

  龚小敏老师从细微处关心学生学习

  王韵秋老师和学生一起采撷文学芬芳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教育迈入新时代,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从关注知识、思想、真理的传播,到聚焦灵魂、生命,塑造新人,担当起“时代重任”的人民教师,需要培养出大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江北区鲤鱼池小学,就有这样一支新时代的教师,他们师德高尚有魅力、勤学善思有思想、教艺精湛有风格、社会认同有声誉:他们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他们用远见卓识、辛勤付出,用好校园阵地,全身心投入到未来学校建设的潮流;他们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给孩子春风化雨般的关爱与陪伴;他们以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在高手如林的国家级、市区级赛课中摘得一项项荣誉……

  在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鲤鱼池小学,书画教育特色颇具声誉、道德教育形成品牌典范、教学质量居区内领先水平、阳光体育蓬勃深入开展,成长为“扬艺术特长,求全面发展”的品牌名校。

  精神引领 当好学海之畔的摆渡人

  名校之“名”,在于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出色的办学业绩,更在于教师团队蕴含的精神内涵。秉承“以优质校园生态,育优秀现代少年”的核心理念,坚守“崇德尚艺”校训,传承“灌教育活水,尊学生天性”的教风……这些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鲤鱼池小学教师团队的精神气质。

  在家长眼里,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学的龚飞老师最大的优点是“点石成金”,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方法精妙”。他坚持现代教育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风格类型和发展特点。

  铭铭曾是班上“特别的存在”,他好动、活跃,常常因为控制不住自己而调皮捣蛋。这在传统教师眼里,就是“差生”。而在龚飞老师那里看到更多的却是孩子最优秀的一面。

  他仔细观察,发现铭铭好动的同时特别喜欢思考,积极在课上举手发言。于是,他便每次在铭铭发言后动员其他学生一起对铭铭进行表扬、鼓励。在课后,龚飞也会跟铭铭谈心,有意识引导铭铭阅读,提高他的专注力和定力。同时,他还主动找到铭铭的妈妈沟通,一起努力帮助孩子在家里、课堂上树立规则意识。慢慢地,铭铭能静下心来专注学习,课堂上再也不捣蛋了。

  类似这样的故事,几乎在每一位老师的教学生涯中都曾上演。在优秀老师的引领下,将源源不断的教育活水引向孩子,让孩子们像“小鲤鱼”那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收获成长的芬芳。

  潜精研思、精诚合作,新时代的教师在深耕学术的同时,不断突破传统思维,完成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变。

  时光回到去年11月,江北区中小学美术“五要素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有声有色地举行。

  鲤鱼池小学美术老师李科跃的“对印版画”课堂跳出传统教材框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手段,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的发展。当学生们将一幅幅独具新意的版画绘制完成时,一个充满“美”的课堂诞生了……

  李科跃的这堂课获得了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成绩的背后凝聚了鲤鱼池小学美术教研团队的心血。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经常能看到美术学科的老师围坐在办公室,集体讨论如何打磨好细节,如何使教态更美;即使在周末,美术老师们也不会松懈半分,一遍遍听参赛老师讲课,帮助她磨课……

  一个人优秀是优秀,带领一群人优秀才是卓越。鲤鱼池小学用学校文化力对教师进行信念、价值、态度、习惯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精神塑造”,引领他们以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齐心协力创造着教育教学的别样风采。

  培养有力 勇做拾级而上的攀登者

  “小嘉宾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秋秋老师。今天,我还邀请了一位神秘嘉宾——玉兔。”走进鲤鱼池小学二年级“我们这样过中秋”的公开课课堂,语文老师王韵秋化身节目主持人,将孩子们引入中秋联欢会现场,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王韵秋以包含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月相等知识的电子资源包,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并设计了中秋知识大比拼、中秋习俗来体验、团团圆圆过中秋3个特色活动。

  学生们以知识竞赛、故事宣讲,知道中秋节的时间、习俗及由来,还通过做花灯、月饼等体验活动欢度中秋,并以连线分会场的情景,感受不同民族、海外华人过中秋的氛围。

  这样的精彩课堂,在王韵秋老师的课堂上已形成常态。

  勇于走出舒适圈,积极承担教育教学责任,对教研科研全身心投入,不断提升技术素养,敢于创新实践……不仅是该校青年教师的特质,也是整个教师团队的风尚。

  现今已是数学教研组组长的段廷敏颇有感触。通过“人才引进”渠道来到鲤鱼池小学的第一年,她就参加了江北区举办的赛课比赛,获得了专家们的好评。此后,她便成了赛课场的“常客”,多次斩获佳绩。

  在两年前的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鲤鱼池小学“未来课堂”现场观摩活动中,段廷敏以问题为导向,通过3幅三角形的图片,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场探究三角形面积的“头脑风暴”,让在场的观课专家耳目一新。

  “从这堂课中可以看出,段老师在课程领导力建设上下了功夫,还进一步思考了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的模式,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乐趣。”在专家评审阶段,段老师的这堂数学课获得了一致好评。

  鲤鱼池小学锻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有哪些优秀方法与经验?

  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师德师风的主线,通过思想交流会、专题培训会、主题讲座,直击师德师风建设关键,持续激发教师对职业的理想和追求,引导教师把增强师德修养作为自觉行动。

  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提升,鲤鱼池小学挖掘“简约管理”的优势,抓好班主任队伍和教研组这两支“领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打造教师“领军人才”,搭建“名师成长工作室”“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等平台,带动全体教师发展。以教育科研课题为带动,发挥市级名师、市区级骨干教师的典型引路作用,开展各式各样的教研活动、学科竞赛。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打破“围墙”,变革学习空间,将新的教学智慧与新的学习环境相融合,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突破校园的无边界学习,聚焦个性化教与学,推动教师在智慧环境下从空间、课程、方法、技术等方面再造教育流程。

  鲤鱼池小学的教师队伍不仅知识与道德伴飞,人格随道德升华,更以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打造未来学校的空间艺术,攻克教育教学中的难关,实现自我突破。

  幸福围绕 寻觅为人师表的成就感

  “每当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茅塞顿开的神情,便会在心里对教书育人又多一层感悟。”“每当看到家长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同,共同致力于家校共育,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激动与高兴。”“江北区和鲤鱼池小学为不同学科的老师搭建了提升和展示的平台,让每个老师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下,老师们有着发自内心的职业认同感。

  语文老师龚小敏在29年教育生涯中把满腔热血献给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三尺讲台,做家长和学生的“知心人”。每一学年,龚小敏都会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她对孩子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向家长提供意见,赢得了家长的信任、理解、支持,使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记得一次家访时,龚小敏在和家长说孩子像爸爸多一些还是像妈妈多一些,结果家长说:“我们觉得孩子的言谈举止、处事方法更像您多一些。”这句话震撼着她的心灵,让她感到欣慰与自豪。

  “我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龚小敏说。

  对鲤鱼池小学的老师们来说,家长的口碑、学生的成长是最好的“奖杯”,而团队的团结友爱、学校的人文关怀、教师之间的的理解和支持,更是让这群老师倍感幸福。

  一场生动活泼的“I can I show”英文歌唱比赛,在鲤鱼池小学拉开序幕。

  五年级一班的选手最先出场,他们用一首极具小清新风格的《Shining friends》表达了同学间浓浓的情谊;全新的合唱设计以及独具创新表演风格使五年级四班的《Good time》充满活力……看到孩子们在舞台上用流利的英语、动听的歌声尽情地展示自己,英语老师蒋玲由衷地感到开心。

  回想起与英语组其他老师从开学伊始就着手准备的活动,包办灯光、服装、造型、学生培训全套工作;为了服装或造型细节的改动,反复将设计稿推翻重来,蒋玲觉得即使再辛苦也非常值得,因为学校重视学生英语口语的培养,支持英语教研组每学期举行大型活动。经过一次次活动筹备、展现的磨练,孩子的表现更棒了,团队之间的默契更足了。

  鲤鱼池小学打造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理解和关怀,让老师切实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持续增强,创造力越来越足。

  “学校就是师生幸福成长和生活的家,为教师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开展丰富的团队活动,凝练的是他们亲如兄弟姐妹的感情,也让他们以从教为荣,以教为乐,在平凡之中感受不平淡的幸福。”鲤鱼池小学校长梁正雄说。

  谭茭 张骞月 图片由鲤鱼池小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