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江北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8日16时30分讯(记者 周盈)“谈到过去,很多记忆都模糊了。”56岁的石门派出所民警梁德钟,在江北公安分局已经干了38年,他从没想到有一天会走到“镁光灯”下。眼看离退休不过仅剩数年时光,梁德忠觉得这38年如白驹过隙。
第三排左四为梁德忠。江北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18岁,他毛笔写下的“建北一村”沿用至今
38年前,毛头小伙梁德忠通过社招走进公安队伍,完成了儿时的梦想。初入警营,梁德忠就分配在当时管辖面积最广、事情最繁杂的华新街派出所,任社区民警。“
我管的段是电测村片区,是江北最早的‘平改高’拆迁地和规模最大的工厂家属区”梁德忠依稀记得,“彼时江北只有十余万人口,而我的管段就有接近1万人。”
参加公安工作不久的梁德忠,工作积极性很高。由于段上几百户居民刚从鹞子丘拆迁到建新北路一村,需要马上落实户口登记和门牌。而当时的临时门牌要靠民警用毛笔手写。
为了尽快完成登记上牌工作,梁德忠将临时门牌上“建新北路一村”缩写为“建北一村”。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事后他的这一简写竟被认可并固定下来。
而今,建北一村早已是江北比邻观音桥商业区的重点区块,这个赫赫有名的简称,竟跨越38年沿用至今。
左一为梁德忠。江北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20岁,他狂追2公里泥巴地制服窃贼
1984年,由于江北建设提速,原华新街派出所因管辖面积过大进行拆分,梁德忠随段被划入观音桥派出所。
一次年三十深夜,梁德忠在走访中,发现一个年轻人慌里慌张的从一家住户出来。凭借对辖区的熟悉,梁德忠很快判断该男子是生面孔,有作案嫌疑。
“你是谁,在这里干什么?”梁德忠大声盘问。
他的声音震慑到该男子,男子见势不好、撒腿就跑,梁德忠立即上前追赶,这一跑就是大概有2公里。“
当时人年轻,体能好,追到一片正在开发的工地时,那个嫌疑人就跑不动了。”回忆平生第一次徒手抓获犯罪嫌疑人,梁德忠难掩兴奋。
事后,他上前制服了男子,也没顾得浑身沾满了泥水,一路回了派出所。经讯问,该男子正是流窜在重庆多次作案的盗窃惯犯。
正是靠这种拼命三郎的架势,三年严打期间,社区民警的梁德忠通过走访发现大量犯罪线索,参与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60多人。
后排左一为梁德忠。江北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21岁,他帮助困难家庭三姐弟顺利复学
1985年11月,因工作需要,梁德忠被调整到猫儿石派出所任资料、刑侦内勤兼社区民警。谈起在猫儿石的岁月,梁德忠脑海里浮现出三个稚嫩面孔。
“那是一次外出走访,我听到辖区居民摆龙门阵,说有家家长不让娃娃读书,造孽得很。”回忆拉回35年前。
由于不是梁德忠所管片区,他便靠着周边群众指引,找到了三姐弟家里。三个娃娃年龄都很小,大的十来岁,小的七八岁,一家五口挤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母亲因安全生产事故,落下严重的残疾,卧病在床。
一个家庭五张口,全靠父亲一个人当搬运工维持生计,不稳定的微薄收入早已无法支撑全家生活开支。
为了能够真正的帮助这个家庭,梁德忠一边联系当时的造纸厂小学,解决三个孩子读书困难;另一边在辖区给孩子父亲介绍更多的零工机会,更在过年过节拿出自己的工资为这个家庭置办年货、资助生活。
第三排右一为梁德忠。江北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31岁,他挤时间1年彻底规范派出所“口袋档案”
8年后,梁德忠再次调整岗位,来到石马河派出所,承担社区内勤工作。
来到新单位不久,仿佛永远闲不住的梁德忠,再次为自己找到了“忙点”。由于担任社区内勤,梁德忠发现当时派出所常规的“口袋档案”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破损、失存风险。
档案关系公安工作基础,更关系到千家万户,梁德忠主动提出由自己负责彻底整理并规范档案资料保存,并要求所有派出所社区民警走访收集的数据资料当天报送给他,做到资料不过夜。每天6点起床,7点前到所,成了他的工作常态。
为了确保数据归档不过夜,他更经常加班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年多的持续努力,派出所“口袋档案”全部规整完毕。
54岁,他酷暑爬楼整改老旧小区消防隐患
工作中的梁德忠。江北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青春在平凡的工作中一晃而逝。
2012年6月,随着派出所撤销合并,48岁的梁德忠划入石门派出所工作,岗位也随之调整为行业场所消防管理。
2018年8月,梁德忠发现通用新村里有一个老旧居民小区,几乎每一栋楼的顶楼住户,都把天台的消防通道加装一道铁门,并且在天台上放置旧家具、废旧物品,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
彼时正值酷暑,重庆天气异常炎热,54岁的梁德忠需要一层楼一层楼做工作。起初,这些住户有抵触情绪,都不愿意拆除铁门,甚至对他言语相向。
但有着多年丰富公安工作经验的梁德忠并不为所动。“人老了,干劲不能减退。天气越热,消防危险越大,这事刻不容缓。”当被问到这么炎热的天气,还得爬楼去做思想工作,怎么不让年轻民警去时,梁德忠说道,“老同志对老街坊,办法总要更管用一些。”